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展開選單
展開搜尋
:::

認識潮間帶生物

潮間帶是指高潮線與低潮線之間的區域,也就是在漲潮期間被海水覆蓋、退潮時露出於空氣之間的海岸環境。潮間帶的種類可以是沙灘、泥灘、岩岸、礫石或是珊瑚礁,寬度可以從幾公尺到數百公尺之間。由於環境變化相當劇烈,因此生存於此的生物就必須具備獨特的生存法寶,以適應這個充滿嚴峻考驗的生態環境!

高潮帶的生物

這個區域包含了僅在漲潮至滿潮時會被海浪濺濕的飛沫區,及高潮線附近的潮間帶。這裡通常處於相當乾燥的環境,生物除了必須克服長時間缺水的危險,還得面對被烈日曝曬下的致命高溫,以及來自陸地的動物捕食和人類的採補。

石蓴

石蓴是北海岸潮間帶最常見到的綠色海藻,一年四季均可生長,尤其是大量生長的春季,常覆蓋於潮間帶海蝕平台或礁石上,宛如舖上一層綠色的地毯。北海岸潮間帶的石蓴種類可分為三種,有石蓴、裂片石蓴和牡丹菜。其中牡丹菜常出現於中高潮位,長約2-5公分左右,形態宛如花朵,非常美麗。

石蓴屬的藻體均為薄膜葉狀,常有皺褶或裂紋,呈草綠色或鮮綠色,因有兩層細胞,故質地較青海菜厚,外表觸感亦較無滑嫩感。藻體均以盤狀固著器附著於礁石上,常可發現有許多小型的無脊椎動物(如扁跳蝦、海兔等)棲息其中。

石蓴
石蓴
石蓴
石蓴

海蟑螂

在高潮帶的岩礁、礫石、漁港及堤防等地,常會發現大量成群結隊的海蟑螂爬行於其間,一但遇到危險則會快速逃竄、躲藏。喔~原來海蟑螂們正是利用退潮的時候,尋找被潮浪所帶來的大量有機物質及動植物屍體為食,因此在生態上可是扮演著重要的清道夫角色!

體型較大的雄性海蟑螂,身體呈黃褐色但背部中央點綴著寶藍色的細點,還不時地利用大型觸角四處探索。仔細觀察海蟑螂會發現身體胸部竟有7對步足,有別於屬於昆蟲類的蟑螂所具有的3對步足,原來海蟑螂屬於等足目的節肢動物,所以可別混淆喔!另外,不愛泡水的海蟑螂大多棲息於高潮帶或以上的範圍,只有在危急的時候才會潛入水中,並且可利用尾部一對上揚的雙叉型附肢露出水面來輔助呼吸,像不像水遁的忍者呢?

海蟑螂
海蟑螂
海蟑螂
海蟑螂

玉黍螺

通常出現在高潮帶的礫石或岩石表面,海浪拍打不到的區域,是能夠忍受乾旱、日曬高溫的小型螺貝。可藉著緊貼岩石或藏身在礁岩的凹洞及縫隙之間、或將口蓋緊閉以減少水分散失,僅利用漲潮時爬行到海浪濺濕的岩石表面刮食微細藻類,數量相當多!

玉黍螺
玉黍螺

黑齒牡蠣

黑齒牡蠣是北海岸潮間帶的優勢物種,除了在礁岩上與礫石表面數量很多之外,位於堤防的消波塊上也常可見密佈的黑齒牡蠣。

黑齒牡蠣屬於濾食性貝類,利用漲潮時過濾水中浮游植物或有機顆粒為生。牡蠣類會將配子排放至海水中受精,幼生在水中漂浮發育,直到附著於合適的底質後開始形成碳酸鈣骨骼;而幼生對所附著的基質具有選擇性,特別喜好同類的螺殼表面,因此常會形成堆疊的蚵床。在野外觀察牡蠣時要睜大眼睛喔,因為在蚵床上常常還可發現到牡蠣的天敵-蚵岩螺,牠可是造成許多牡蠣養殖場的損失來源呢!

黑齒牡蠣
黑齒牡蠣

笠螺

在分類上屬於腹足綱的軟體動物,扁平的螺殼能減緩海浪的沖擊力量,加上有如強力吸盤的腹部緊貼岩石表面,可避免被強勁的海浪打落水中。通常會利用漲潮時候四處刮食藻類,有些種類甚至有歸巢的行為喔!

笠螺
笠螺

中潮帶的生物

由於每日受到潮汐的作用影響,漲潮時會浸泡於海水中,退潮時則暴露於空氣中,此類生物不但要面對生物彼此間的競爭,還要克服環境的嚴苛挑戰。

藤壺

常見的種類除了有像小火山外型,固著在岩石表面的藤壺外,狀似烏龜腳的龜爪也常在岩石縫隙間發現。雖然都擁有類似貝殼般的堅硬外殼,但其實牠們是屬於甲殼動物,和螃蟹、蝦子可是親戚呢!漲潮時會自殼口伸出羽狀附肢過濾水中所帶來食物,退潮時為了避免水分散失,殼板通常緊閉。

笠藤壺
笠藤壺

史氏酋婦蟹

紅褐色的身體配上大型粗壯的雙螯,還有一對令人難忘的鮮紅色大眼是史氏酋婦蟹的招牌。數量頗多,白天及夜晚活動力都很旺盛,常見四處活動尋覓獵物,螃蟹、魚類或章魚等都是他的美味菜單。在遭遇危險時會張開雙臂來威嚇天敵,再趁機快速逃離!

史氏酋婦蟹
史氏酋婦蟹

寄居蟹

棲息於岩礁、藻礁及礫石之間的潮間帶、潮池及低潮線附近,常大量聚集,各地均十分普遍。由於需要不定時更換螺殼,因此有沒有足夠的螺殼可供利用,為重要的限制,通常觀察被寄居蟹所利用的螺殼也可以瞭解當地螺貝的種類組成。

寄居蟹
寄居蟹
寄居蟹
寄居蟹

黑瘤蟹守螺

俗名:砂螺、燒酒螺。螺殼肥短呈筍狀,顏色呈黑褐色,表面具瘤狀突起。棲息於岩礁及藻礁之潮間帶,北海岸相當常見,在淺水灣及石門等地於高潮線附近的藻礁平台上大量聚集,故常被採集食用。死亡後的螺殼剛好可以提供給許多的寄居蟹居住喔!

黑瘤蟹守螺
黑瘤蟹守螺

低潮帶及潮池內生物

此區域長時間覆蓋於水面下,生物大多無法承受乾旱及高溫,但這裡的生物種類繁多,常可觀察到許多如捕食、競爭、繁殖等有趣行為,是野外觀察的秘密花園喔!

馬尾藻

馬尾藻可以稱的上是本省體型最大的海藻,藻體直立,最長可達2-3公尺以上。藻體黃褐色,有主軸,枝,葉,氣囊及生殖托等較進化的器官,質地堅硬,以盤狀固著器緊緊攀附於礁石上,是海藻種類中外觀最像植物的種類。北海岸潮間帶常見的馬尾藻以冠葉馬尾藻為主,每年2-3月開始長出幼芽,4-6月在北部海域的低潮線會形成馬尾藻林,包括淺水灣至石門藻礁的低潮帶,金山的水尾港及野柳、龜吼一帶的低潮帶,都可見到馬尾藻隨浪擺動的特殊景觀,低潮線以下水深3-5公尺處,馬尾藻可聚集成更密集的族群。

馬尾藻
馬尾藻
馬尾藻
馬尾藻

瘤菟葵

群體呈黃褐色,基部通常相連形成皮革狀的共肉組織,包覆於岩礁或其他礁體表面,摸起來砂砂粗粗的。水螅體短淺,伸展時直徑小於一公分。

瘤菟葵
瘤菟葵

亞洲側花海葵

單體型,海葵個體呈黃褐色,通常退潮時觸手緊縮,體壁具許多縱向之紅色斑點。亞洲側花海葵棲息於由海膽長期摩擦所形成的潮濕凹洞內,可避免水分大量散失。

亞洲側花海葵
亞洲側花海葵

短槳蟹

俗稱石蟳。遭遇危險時候,會利用扁平短槳狀的指節快速擺動划水,藉此逃避敵害。有時候則會先高舉雙螯威嚇後快速游離,或直接潛沙躲藏,僅露出一對眼睛察看動靜,相當有趣!

短槳蟹
短槳蟹
短槳蟹
短槳蟹

眼斑海兔

俗稱海兔(或稱海蛞蝓、海鹿、海麒麟),頭部的管狀觸角好像兔子的耳朵,喜歡出現在石蓴間覓食。春天是海兔的繁殖季節,在潮間帶常發現到類似麵線般的黃色團塊,這可是海兔所產下的卵塊喔!想觀察這群可愛的朋友,可以到石蓴生長茂盛的潮間帶,但可要對牠溫柔一點,不然生性害羞的海兔可會因為緊張而分泌紫色的有毒黏液,通常這是遇到危險時候才有的反應。

眼斑海兔
眼斑海兔
眼斑海兔(卵塊)
短眼斑海兔(卵塊)

豆仔魚

為多種鯔科魚類的幼魚,常成群巡游於潮池內,或埋首濾食底質上的藻類及其他食物顆粒。對環境的耐受性較高,即使在渾濁或輕微油污水域仍能存活。

豆仔魚
豆仔魚
豆仔魚
豆仔魚

黑深鰕虎

俗名:狗甘仔、九萬。身體呈短杆狀,背部具數條黑褐色橫帶,背鰭鰭膜具暗褐色條紋,體側具有許多白色斑點。底棲性、數量極多,是相當優勢的物種。推測原因可能與鰕虎的體型小、易躲藏、體色變異大具擬態保護效果,以及豐富的食物可供捕食等因素有關,因此非常適合生存於藻礁環境。

黑深鰕虎
黑深鰕虎

名詞簡介

  • 潮間帶(intertidal zone):指高低潮之間的底質海域,隨海岸地形坡度及地區之不同,其寬度可從數公尺至數百公尺遠。Middle intertidal zone即潮間帶高潮帶至低潮帶之間區域。
  • 高潮線(high tide mark):海水面漲到最高時的海水線。
  • 高潮帶(upper intertidal zone):高潮線以上區域,大部分時間暴露於空氣中,僅受彿浪拍打時接觸海水。
  • 低潮線(low tide mark):海水面降至最低時的海水線。
  • 低潮帶(lower intertidal zone):位於低潮線附近,大部分時間浸泡於海水中。
  • 亞潮帶(subtidal zone):潮間帶以下至大陸棚以上之海底及海水層。
  • 潮汐(tide):由於受到月球與太陽引力及地球自轉之影響,海水面會產生週期性的升高與下降之現象。
  • 潮汐週期(tidal rhythm):即兩次漲潮或退潮之間的間隔時間。半日潮約有12小時25分,全日潮則約為24小時50分,也就是每日潮汐會較前一日晚50分。
  • 潮差(tide range):海水面滿潮與乾潮之間的水位差,會因地點、地形、時間等因素而有差異。
  • 大潮(spring tide):通常發生於月球、太陽與地球連成一線時,所受之引力最大;半日潮區域發生在農曆月初或月中,即初一或15日。
  • 小潮(neap tide):通常發生在農曆每月7-8日及22-23日,此時月亮、太陽與地球夾角呈垂直,所受引力最小。
  • 漲潮(rising tide):海水面上升時稱之。
  • 退潮(ebb tide):海水面下降。
  • 潮流(tidal currents):伴隨海水面升降所帶動的海水流動即為潮流。
  • 高潮(high tide):海水位漲到最高時,稱之為高潮或滿潮。
  • 低潮(low tide):海水位降到最低時,稱之為低潮或乾潮。
  • 平潮(stand):當海水漲到最高或降至最低潮位時,海水位短暫無明顯變化稱此時為平潮或停潮。
  • 半日潮(semidiurnal tide):每日皆有兩次漲退潮,且高低潮位大致相等之週期性潮位變化稱之。
  • 全日潮(diurnal tide):每日僅有一次漲退潮之週期變化稱之。
  • 混合潮(mixed tide):潮位變化介於半日潮與全日潮之間。
  • 藻礁(algae reef):所謂藻礁,即是一群能夠從海水中堆積碳酸鈣成為組織一部分的海藻。當海藻死去後,碳酸鈣成分就會逐漸堆積成礁岩。
  • 珊瑚礁(coral reef):礁體的主要由具造礁功能的石珊瑚之碳酸鈣骨骼所組成,加上其他生物骨骼經由生物性或物理性膠結作用下產生的岩礁。
  • 潮池(tide pool):岩礁或藻礁海岸於低潮時仍保有水體的區域。
  • 咕咾石(coral stone):生物性石灰岩,大部分指已經死亡之珊瑚礁塊或藻礁礁塊,可供防風或建築用。
最後更新日期:2021-11-02
:::
您附近的景點
您可能有興趣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