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展開選單
展開搜尋
:::

觀音山

山石的華采

觀音山之名與岩石故事

座落在淡水河西岸,共由十八座連峰組成,主峰標高616公尺,形若一尊橫臥的觀音菩薩而得名的觀音山,隨著漢人開發的腳步,它卻有著不同的名字,清代時被稱為:興直山、橫直山、淡水山或八里坌山,清同治十年(1871年),陳培桂修《淡水廳志》,所列的「淡北內八景」中,就包括「坌嶺吐霧」,可見在十九世紀中末葉,八里坌山仍是這座河口左岸大山的名字。

十九世紀末,觀音山之名才逐漸流傳開來,山名的由來有多種說法,最常見的莫過於漢人社會最普遍的「觀形定名」,也就是因其形狀如同躺臥觀音的側臉而得名,由淡水河右岸遙望,山形有如一座斜臥的觀音菩薩,從北投遠眺,則形同觀音朝天觀音山,觀音山因此得名;此外,清初便建有西雲禪寺、凌雲寺…等恭奉觀音菩薩的寺院,善男信女上山就是為了拜觀音,久而久之,山也就以觀音為名了。

位於今新北市五股區、八里區交界的觀音山,乃是一座年輕的火山,大約在六十萬年前開始噴發,陸陸續續或劇烈、或平緩地活動著,直到二十萬年前左右才完全停止,由於一次又一次地噴發,導致大量的岩漿、火山灰和火山碎屑不斷堆積在火山口附近,才有機會形成十八連峰的「斜臥觀音」像。

屬於大屯火山群最西境的錐狀火山,流向北側的大多是火山熔岩,南側的則以火山碎屑流為主,因火山作用而形成的岩石中,除了一些早期噴發的玄武岩之外,最主要的都是安山岩。

在地質學家的眼中,由於安山岩中所含成份的不同,可分為輝石安山岩、兩輝安山岩、角閃安山岩…等多種,觀音山的安山岩主要有兩種,觀音山峰頂的,大多為紫蘇輝石安山岩,至於山腰地區,從牛寮埔到下牛寮,屬觀音山北麓一帶,則為兩輝安山岩,岩層的厚度達二百公尺,大多呈灰色,有部份呈灰黑色,石質中含有角閃石,質地相當細密,硬度相當高,這類石材也是被取作建築或者雕刻之用的主要材料。

從清代開始,觀音山石便成了人們築屋、建廟、雕鑿的最佳材料,清末建台北城時,便以觀音山石為基,整座芝山岩隘門,更是用觀音山石砌成的;此外,台北盆地中的劍潭古寺、關渡宮、艋舺祖師廟以至於龍山寺的廟基,都可見得到觀音山石的蹤影。

不只是寺廟而已,日本時代以降,許多民宅的屋基與牆身,或是窗櫺和門楣,在許許多多的場合,都可以見到這些採自觀音山上的石材,慢慢地,觀音山石也就成了本土石材中,無可替代的名字。

寺院、經閣、觀音像

楞嚴閣、開山院與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

開山院
開山院
楞嚴閣
楞嚴閣

位於凌雲禪寺右側的開山院,是一座全部用觀音山山石所砌成的兩層樓建築,圓頂的建築造型可能仿自古老的印度天竺佛教建築,四方型的結構,卻是歐式的洋樓,二樓的窗台卻全都是拱型,混雜著中國閩南式建築與西方建築的綜合體,說明了這棟小小的佛院,建造當時深深受到日式西化的建築風格影響。

開山院旁,另有一座晚一年建成的楞巖閣,「楞嚴」兩字乃出自於佛教經典中的《楞嚴經》(《金剛經》),這個地方則是供寺中小沙彌們安心靜修、潛習佛法之境,同時也兼作招待賓客、信眾的場所,由於與開山院相距不遠,且又都是弘法、清修之地,因而有「子母院」之稱。

建於日本大正十五年(西元1926年)的楞嚴閣,也是整棟都以觀音山石打造而成的建築,建築的形式融合了中西合併的多種不同風格,騎樓廊道呈現出的是北台灣的地方色彩,石柱的柱頭則是帶著典雅巴洛克造型的風味,屋頂的三角頂立面,呈現出的是強烈的印度佛教風格,加上院內老樹林立,更彰顯出建築的厚實與典雅。

在開山院與楞嚴閣之間,有一尊為披袈持缽,栩栩如生的石雕佛像,基座上刻著「花山院法皇」之名,這是日本大正十五年,日本關西一帶的信徒捐獻了三十三尊石刻觀音佛像,在觀音山上建置了台北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,按照日本「西國三十三所」的慣例,都會再加一尊身披袈裟手持缽的高僧,也就是倡導「三十三所」信仰的和尚華山法皇。

建置在五股西雲寺到凌雲禪寺的開山院間,禮佛古道兩側的三十三尊為觀音菩薩像,指的是觀音菩薩在人間的三十三種化身,或男、或女、或老、或少,根據《法華經》的說法,這三十三尊佛像,呈現出的是十一面觀世音菩薩,都為指點世間迷途的人們而現世。

從日本佛教傳來的台北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,沿著早期觀音山的禮佛古道而設置,除了引導信徒們一路朝山禮佛的路線之外,更可以在上山的過程中,一路禮佛並兼觀看觀音渡世的三十三種形象,以充實自己的修為。

完整的台北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,計有三十三座石雕觀音像,另一座花山院法皇,以及設立在開山院中的「台北西國三十三靈場建設紀念碑」,只可惜這些觀音像,歷經過太平洋戰爭的戰亂,戰後又為了因應經濟的發展,禮佛古道成了大馬路,設置在拜山舊路旁的石刻觀音佛像,就只剩下二十尊或二十三尊左右,由於每個人找到的數目都不同,反而使得上山尋找觀音像,成了許多山友或登山健行的遊客,走訪觀音坑的新樂趣。

種竹採筍山腰間

口感細緻、清甜美味的五股綠竹筍

竹筍沙拉
竹筍沙拉

綠竹筍是台灣人相當喜愛的菜蔬,台灣主要的綠竹筍,大多出產於北台灣的丘陵地帶,觀音山早在一、二百年前,就有人開始在觀音山的西南麓,也就是五股區境內的觀音山上種植綠竹,這個地區是由五個坑谷所形成,由於面對淡水河,火山作用形成的火山集塊岩風化之作,變成了優質的火山土壤,加上環山背海的環境,又有台北盆地豐富的雨露滋潤,所產的五股綠竹筍,由於纖維質細嫩、甜度高,青脆可口,具有獨特風味,被譽為觀音山上的「綠寶石」。

種竹以產筍,事實上是需要付出許多的時間與心血。首先,要從大叢的竹叢中,選好可做為母株的竹子,挖起來後,從頭到身,大約只留下 一百二十公分 左右,其餘的尾部必須砍除,如此才不致因為砍下後種到其他地方的根部無力吸收水份,而導致整株枯死。選好的母株,必須斜斜地種下,以利被砍斷的那截竹管盛裝雨水,以免竹管枯乾,如果挖砍的過程沒問題,每年冬至後種植的竹子,在第二年的開春之後,竹稈的環鞘會長出竹芽,慢慢收成竹枝後,有葉子可以自行光合作用,便能維繫這株新植竹子的生命。竹子的頭部,也就是地下莖,便能發育出嫩芽,剛長出地面時稱為筍,一、二個月後成竹也長出枝和葉,稱之為新竹,只是第二、三年所長出的新竹又細又瘦,必須留株做為這一叢竹子的主體。 初長出的竹子雖然較為細小,但新種二到六年間的地下莖,所長出來的竹子會特別的粗大,因此農人們只要把握好時機,施灑足夠的水和肥料,再長出來的竹子就會恢復正常的狀況,由於綠竹筍的發筍期,可長達半年左右,因此初長的筍,農民都會採擷食用,等到盛產期之末,也就是七、八月前後,再留一些長得比較粗碩的筍長成竹,做為來年長筍的母株;留筍成竹的時機拿捏是相當需要經驗的,太早留了,整叢竹子所吸收的養份和水份,都會灌注在這幾棵新竹上,發筍的機會就少了,如果太晚留,愈末期發的筍愈小,筍有多大竹子就多大,小筍就只能長成細竹,第二年的產量勢必受到影響。

粗碩的母株成叢後,到年底時要把早一年留下的小株或老株砍掉,同時把竹叢附近的土挖開,露出地下莖,主要的目的是裁斷老根,這些根無法吸收水份後,竹頭會長出新且粗壯的根,吸收水份及養份的條件更好,開春之初,得先在挖開的土下方放入堆肥或者樹葉,榖殼等可自然腐化成肥的東西,再把土埋回,特別要注意的是地下莖,也就是整個竹頭部份,都必須埋在土底一、二尺以上,太深或太淺都不行,如此等到地下莖發芽時,剛長出的竹筍才會完全被埋在土裡,不致因嫩筍露出地表,加速竹筍的成長而老化不能食用。

竹頭「賞土」之後約一個多月左右,大約在農曆的三月初,便陸續有竹筍長出,進入四月份為盛產期,一直延到整個夏季;上山採筍也是一件辛苦的工作,為了保持筍的新鮮,採收的筍愈早賣出去愈好,因此筍農都必須在清晨三、四點就上山採筍,趕在四、五點左右下山,運到市場販賣,如此消費者才能買到最為新鮮美味的嫩竹筍。

筍農們必須在夜半上山採筍,而筍子又必須是還沒出土的,才最鮮嫩美味,黑夜中視線不良,要找到地下的筍子是相當不容易的,但這些長度已夠採筍的竹筍,如果晚一天採,筍頭就會冒出土來,這時候再採就略嫌老了,筍農們一方面要顧慮消費市場的需求,也希望收益能夠最好,每天下午得趁視線良好時,就得先上山尋筍,有經驗的筍農,只要看竹頭土堆上的裂縫,以及將露出筍尖處,會出現一點濕濕的情形,就知道這裡有新筍可採,隨手折下一根竹枝,插在地上做記號,待明天有新筍可採,只要看到插在地上的竹枝,就知道有筍可採,既方便省時,又不會讓一些筍子不小心露出了頭來。

五股觀音山的綠竹筍,種植面積約750公頃,產季從每年五月開始長達半年,但盛產期為六、七月間,不僅產量豐,出產的竹筍也特別鮮嫩甜美,尤其是剛採收的上等竹筍,甚至可以像水梨一般生吃,想要品嚐新鮮甜美的筍味,何妨在每一年的夏季,走訪五股的觀音山,沿途都可以買到口感細緻,清甜美味的觀音山綠竹筍。

觀音山下的觀音石雕

八里開台天后宮的珍貴觀音山石雕藝術

座落於觀音山下,八里渡船頭對面,創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(西元1760年)的八里開台天后宮,無論規模或者祭祀圈的範圍,都只是一座地方性的小廟,卻因為祂就位於觀音山下,建廟的門、牆、柱子…大多以觀音山石為材,也因此使得這座小廟,不僅留存了許許多多的觀音山石雕,這些石雕中,更刻存了許多打石人的歷史。

細看八里開台天后宮,無論是三川殿的立面,以及鎮殿的石獅,加上栩栩如生的龍盤龍柱,和壁堵花窗上的鏤空雕或者浮雕,全都是用厚實的觀音山石雕成;在時間的洗禮下,整間廟都呈現出古樸與典雅之美。

就以龍柱來說,寺廟建築中,龍柱可說是兼具結構性與裝飾性雙重功能的重要部份,石獅則負有固定門斗以及招祥、驅邪、避禍…等的功能,因此無論老廟或新廟,大廟或小廟,幾乎全都少不了這兩種東西。

寺廟為和一般的家屋區隔,顯示神明所居之所,因此特別分為三川殿、拜殿和正殿、內殿等不同的空間,每個空間雖有不同的功能,但都是歸公眾所用,空間必須顯得寬敞,同時又必須顧慮到安全問題,因此大多數的寺廟,都有柱子而沒有牆面,為了氣派和美觀,大多選用粗碩的石柱,在柱上刻繪的圖案,不只是為了美觀,更可以顯示出這個空間是神明所居住的;至於石獅,一般都是和門斗連在一起,主要是想藉石獅的重量,來固定門斗,而獅又為祥獸,有招祥驅邪之功,在廟門立石獅,當然是希望藉著這個機會,帶給人們祥瑞之氣,同時驅走邪魔歪道。

全都是用一塊原石雕刻而成的龍柱和石獅,在早期缺乏車輛以及搬運工具時,雕刻師為了避免龍柱太重而無法搬動,大多會在雕刻時,儘量讓龍身鏤空,石獅則儘量把獅身刻得瘦一點,如此重量自然減輕,但所耗費的功夫較長,晚近所刻的龍柱或石獅,因有現代機具之便,根本不需要講究重量,不只選用更大型的石材,刻的深度也大多是點到為止,以節省工作時間。

每一塊不同的石雕,刻繪上不同的人物,呈現不同的歷史故事或傳說,更用不同的光影,展現出不同的歷史況味。然而,讓我驚奇的是,雕石者竟然也把名字刻在上面,並且表明敬獻給媽祖的心意;在台灣的寺廟文化中,捐建廟的過程,大多數出資捐建時,都會要求把自己的名字留在石雕、牆柱或者其他地方上,代工者只能為捐獻者服務,當然沒有機會看到他們的名字,在這裡,卻可見到好幾個石工的名字,顯然這些都是石工自己雕刻捐建的,雖然只是小小的不同,卻也顯示這間小廟不只跟淡水河中的行船人有關,跟山上的採石、鑿石人,關係也相當緊密。

最後更新日期:2021-03-08
:::
您附近的景點
您可能有興趣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