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展開選單
展開搜尋
:::

石門區

老梅灣的牽罟歲月

兼談牽罟的漁法與老梅灣的牽罟場劃分

老梅灣
老梅灣 

漢人入墾老梅,除了看上那小小的沖積平原可為耕種之外,更因為平緩的海灣,是最佳的捕魚的場域。

緊臨老梅聚落的老梅灣,是一個地勢平緩、幅員寬闊的大型沙岸,這是最適合的牽罟的海灣,從清代中葉開始,老梅的漁人便依賴著這個海灣,牽罟以維生計。

罟,是指傳統捕魚的大型網具,周鍾瑄修《諸羅縣志》清楚地說到它的功能:「夫船出入於港,而罟、罾、縺、…,則取魚蝦、牡蠣於港者也。」

換成現代的說法,罟也就是拖曳網,一張拖曳網除了要有大大的嘴口,還要有網身及網尾,如果在海中作業,則由兩艘船拉著走,經過海域的魚就自然進網了,傳統的牽罟,則屬於沿岸漁業,也就是在固定的岸上放網及收網,並且完全以人力將網拉上岸,嚴格說來,是一項相當辛苦的漁法,但在早期漁獲量豐,牽罟的收益比其他的各式漁法都要好,自然有人願意從事。

牽罟時,有一定的步驟,先選擇一邊做為罟頭,也就是把罟網一端的罟繩連接到岸上,鴨母船再帶著罟網向大海駛去,並且邊駛邊放網,較靠岸的一段還是放罟繩,約五、六十尺的罟繩放盡了之後,接著就是罟網,這時候鴨母船以半圓形的路線行駛,讓罟呈半圓形圍在海中,等到罟網放完了,網的這一端同樣也有罟繩,船則邊放罟繩邊往岸上開,最後把罟繩拉到岸上,小船便完成了任務,可以離開了。

兩端的罟繩都上了岸,接下來就必須由岸上的海腳負責拉網上岸,巨大的網在水中,阻力本來就大,如果再加上被網入罟中的魚,拉起來就更吃力,因此牽罟必須要通力合作,罟繩兩頭必須同時使力,才能把罟平均的拉上岸,不致因為傾斜而讓網中的魚跑掉了。
岸上牽罟者用力拉著罟繩,不只要拉動漁網而已,更必須和海潮的力量相抗衡,為了使力量發揮最大的效用,牽罟的人拉住繩子之後便不放,而是以全身的力量拉著繩子倒退走,後面的人退到後端,再放掉繩子,趕緊跑到最靠近海岸的地方,再拉起繩子往後走,如此一個換過一個,罟繩上永遠有好幾個人拉緊繩子往後走,等於把所有的人力都整合在一起,發揮最大的力量,也因此,民間俗諺中的:「牽罟倒退行」不只是提示牽罟的技巧而已,更是團結合力的終極表現。

由於牽罟需要相當多的人力,因此老梅的漁人們互相結盟,組成一個個不同的罟槽,每一罟槽至少要有一艘船,一張罟網,十條以上的罟繩以及十位左右的股車;罟槽組成之後,為了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紛爭,每個組織都有固定的牽罟位置,依序從老梅灣的東到西,最東邊的是崩山口的李阿境槽,再依序是寮仔腳槽、新號旗槽、鹹魚丸槽、舊罟仔槽、新罟仔槽、石槽、石角仔底槽,六股仔槽,最西邊的是厝頭仔槽,換句話說,長長的老梅灣,自古以來就被這十個罟槽所瓜分,各罟槽抓各人的魚,彼此相安無事。

每次牽罟,除了船上放網的二、三個人之外,岸上還需要二、三十個海腳,這些人都是由股東和家人擔任,也有的完全僱用而來,他們得負責在岸上拉罟繩,是一件相當吃力的工作。

二十世紀中葉以後,牽罟這種古老的捕魚行業就逐漸式微了,用來牽罟的鴨母船,甚至只能放在老梅溪畔低矮船屋中,成為一種展示品,沒想到到了二十世紀末,新式的觀光娛樂牽罟,成為現代人樂於追求的知性之旅,也因此,老梅地區每年過了東北季風的季節後,便開始接受觀光客們的需求,隨時可以替這些好奇的現代人,舉辦一場熱鬧有趣,更能深刻體驗傳統漁法辛苦的牽罟活動。

 

舊社、石屋、阿里荖

石門鄉草里村的歷史殘蹟

石門區境內,也有一個歷史悠久的凱達格蘭族傳統部落,那就是今已改稱為石門區草里里的「阿里荖」。

阿里荖乃是凱達格蘭族語中,靠海之地的意思,相傳最早是金包里社的平埔族人,為了捕魚方便,遷到這裡另建新社的,因此它們乃屬於金包里大社的附屬小社,跟大社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關係。

雖然說阿里荖的凱達格蘭族人是為了捕魚而另建新社的,但明朝萬歷年間的舉人張燮,到訪過雞籠、淡水等地,寫下的《東西洋考》卻說:「居島中,不善舟;且酷畏海,捕魚則於溪澗。蓋老死不與他夷相往來。」如果這段紀錄所指的包括阿里荖部落的話,那麼他們遷來,顯然是為了豐潤的溪魚了。

阿里荖部落雖然靠海,但族人主要的營生,卻跟溪河的關係最為密切,幾百年前,族人便以捕河魚為維生之道,然後,人們引河水灌溉,取河水飲用,甚至直到今天,小小的河澗之間,都還可以看到堰河以捕魚的傳統生產智慧。

對於二十一世紀的人們而言,利用自然的溪流,堰河而漁顯然是會被驚讚成一項古老又神奇的捕魚奇景,對於善於在溪河中捕魚的凱達格蘭族人而言,最常利用的捕魚方法就是選擇在河流中較平坦之處,擺設只能進、不能出的魚筌,魚筌入口兩側再用石頭或其他東西築成堤岸,魚游到這裡,就只有沿著堤岸前進,最後就只有乖乖地進入魚筌中了。

凱達格蘭族人傳統築堰堤以圍魚的捕魚法,甚至一直傳襲到今天,流經部落出海的草里溪中,依舊可以看到人們用這種方式讓魚入網,差別是原本用石頭所築的堰堤,如今改成了長長的圍網,魚筌的材料也變了,但結構還是一樣,入口小,內部大,入口的末端還特別留有許多削尖的竹頭,以防魚而返游,如此的設計,目的是讓魚順利地進入筌中,再也無法游出魚筌外,人們取魚,只要拆下魚筌尾部的罩子,就能順利地獲取所有的魚了。

凱達格蘭族時代的阿里荖,還曾留下過一個動人的影像,那是半穴居式的石頭房子,那是一種低矮的石頭房子,外建有石頭圍牆,房子從地板到牆壁、門柱,全都用海邊撿來的卵石鋪成,只有屋頂以菅蓁或茅草覆蓋而成,日本時代的人類學家伊能嘉矩,在十九世紀末,曾經親自走訪過這種半穴居式的房子,發現地基往地下挖了約一公尺,房子高約二公尺,顯得相當的低矮,較高大的人必須彎腰才能走進房子裡。

為什麼這個地方會出現半穴居式的房子?又為什麼大多以石頭為建材?主要的原因完全是為了適應環境,北部海岸海風強勁,阿里荖又是一個兩山之間的山凹處,無論是夏季強烈的颱風,或者是冬季的東北季風,都很容易摧毀地面上的竹木建築,為了適應環境,把房子的下半截埋在地下,再建有厚實的圍牆以擋風,成了最有利於居住的建築型態,至於石頭的選用,當然是因為材料的取得容易,且又堅固異常,只要砌牆時能夠砌得結實,顯然是要比任何建材都方便、耐久又好用的!

二十世紀以降,這種講究和自然環境合一的房子早已消失無蹤了,古老的聚落裡,雖然還是可以見到許多的古老房子,不管是漢人來了以後,打石為磚重建的石頭房子,或者是更進步的紅磚瓦房,都是以漢人根深蒂固的房屋觀念為主,講究的是堂皇大屋,再也不肯屈膝彎腰,如此一來,面對自然環境的挑戰,就只有不斷設法加強結構的強度來因應了。

歷史從來不曾明明白白地告訴過我們,凱達格蘭族人是在什麼時候,完全撤離這個古早的部落的,卻可以肯定,清乾隆年間以後,漢人的腳步開始在這裡出入,也因此慢慢地瓜分了凱達格蘭族人的家園,如今在這個以草里為名的濱海小聚落,還可以跟古老的凱達格蘭族人部落連結上的,竟然就只有那間緊靠北海岸公路的雜貨店,大大的招牌就寫著「阿里荖商店」,只是,日夜過往的人車中,會有多少人在意「阿里荖」三個字,可以連結的,竟然是台灣最古老的住民歷史?

 

敬神?祈鬼?拜義犬?

石門鄉乾華十八王公廟探秘

十八王公廟
十八王公廟

在北海岸,如果要選出最具知名度的廟宇,恐怕非十八王公廟莫屬了。

十八王公廟的全名為乾華十八王公祠,乾華指的是所在地石門區乾華里,在地人則稱為阿里磅,漢人入墾之前,也是個凱達格蘭族的舊社。

長久以來香火都非常興旺的十八王公廟,相傳是在清朝同治年間,乘載著17位福州商人及一隻狗的帆船,在行往浙江普陀山的途中,船隻不幸翻覆遇難,而漂流至石門的乾華里,當時人員皆已溺斃,唯獨狗兒幸運存活,經練姓居民發現之後,遂將其合葬於山腳下,而狗兒見主人皆亡,而後也隨之殉難,居民也將其一併合葬。爾後,每逢年節,附近的居民便紛紛上香祭拜,日子一久,人們就以十八王公相稱膜拜。傳說自此以後,里人討海遇到危難時,經常會碰到十八王公顯靈相救,於是人民乃集資建小廟加以奉祀,小祠建成之後,顯靈的事蹟愈多,信眾也慢慢擴及整個北海岸,終而成為北台灣相當具有知名度的有應公廟。

十八王公為什麼也被稱為有應公呢,什麼人要拜有應公?又為什麼十八王公廟中的那條狗,會比其他有應公得到更多的香火呢?

民間信仰中的有應公,並非一般人信仰的神,而是孤魂野鬼,因為不同的原因亡逝於野,地方上的居民為了怕被作祟或者為了報恩而予以安奉,因而成為某地方特有的孤魂野鬼崇拜,這種特殊性、地方性的崇祀,只可能在某個地方出現,自然就不會像已神格化的神明,到處都見得到了。

不管是因為感念或者懼怕的理由,人民建了小廟安奉路倒或亡逝於野的枯骨,自然也就不知道祂們的名和姓,又不能私自加冠上神號,但還是會仿照一般人稱祖先為「公」或「媽」,然後再依當時現場所見之狀況,予以命名,如果是水流屍,就稱之為水流公,如果是女性,則稱為好心媽,七付屍體同葬則稱七將軍或七姓公,因忠義事蹟而亡則稱為忠義公,墾拓時挖出的眾多無主枯骨,集體合葬後,往往命名為百姓公或萬姓公,更普遍的是希望祈求諸事皆應,於是他們稱祂為有求必應公或萬應公,…不管名稱如何不同,指的都是類似的祭祀對象,因此也常被略稱為有應公。

民間信仰認為,有應公不是正神大道,無法給人們正面的庇祐,但孤魂野鬼自有應生之道,因此特別能夠給人們一些意外的喜訊,如桃花或者偏財,也因此,形成了祈求有應公者,都是求偏而不祈正的特殊現象,祈求的時間也要在下午以後屬陰的時間最好,此外,為了因應有應公們的嗜好,常可見到用香煙、檳榔、或者是歌舞秀敬謝孤魂野鬼的現象。

要分辨有應公祠和土地公廟的差別,大體可分三大要點:

一、小祠無門無土地公神像,而是其他不曾見過的神像或者只是書寫有求必應字樣者,應當全部是有應公祠;

二、祠中的對聯更是明顯的證據,土地公的對聯幾乎都會出現福德字樣,有應祠則無,甚至連對聯都沒有;

三、香爐中也有秘密,土地公爐只點香,不會有其他東西,有應公爐的香枝上,常會插有煙蒂,那是人們敬祀嗜好品所留下來的證據。

由於十八王公是人狗合祀,民間對狗的印象,大多是忠誠的、有益於人類的,因此許多人相信,只要誠心祭祀狗,必能贏得狗的忠心相待,就因為這樣,許多人千里迢迢去拜十八王公,就為了那隻義犬公。

 

霧笛聲穿越過黑白塔身

台灣最北境的富貴角燈塔

富貴角燈塔
富貴角燈塔

北海岸擁有的台灣地標中,最重要的莫過於本島最北境的富貴角。

隸屬於石門區的富貴角,是一塊向北方延伸入大海的岬角,岬角上最耀眼的建築物,便是富貴角燈塔。

日本領台之後興建的富貴角燈塔,全部以生鐵為材,塔高三十公尺,塔身為八角形,建造之初,就希望能帶給行船者或者討海人富貴平安,因此乃命名為富貴角燈塔,卻因北海岸氣候多變,燈塔在天候狀況良好時,的確發揮了作用,但進入秋冬之際,漫天而來的海霧,經常封鎖住大海及陸地,即使燈塔上用的是三千五百燭光的二等三重蕊煤油白色定光燈,依舊無法穿越白茫茫的海霧,黑白相間的燈塔在白霧之中,幾乎完全失去了作用。

一般都是白色的燈塔,在這裡卻被塗成了黑白相間的顏色,最主要就是方便船隻辨識燈塔,但如此仍然不夠,因而特別加裝了強力的霧笛,這原本是大油輪上的設施,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海上碰到濃霧時,開啟霧笛可以警告附近往來船隻避免相撞,設在燈塔中的霧笛當然也可發揮同樣的作用,只要遇到濃霧的氣候,不管白天或晚上,都可以打開霧笛,每隔一分鐘霧笛便可以響笛一次,每次長達五秒鐘,音量可遠及四海浬(約七公里)的外海。

因為霧的關係,使得富貴角燈塔披上了黑白雙色的外衣,更加裝了加力的霧笛,使得這個燈塔和其他地方有著更大的不同,別的燈塔只能在晚上提供服務,富貴角卻可以視實際的需求,提供全天候的導引功能,而這些特殊的功能,既使後來燈塔改建過了,卻依舊維持著最原始的傳統,而不曾被取代或終止過。

太平洋戰爭期間,鐵製的塔身抵擋不了盟軍的轟炸,損壞的燈塔卻堅持它的任務,直到一九五四年,被海關拆除重建,卻只是用簡略的鐵架為塔,海風日曬了八年之後,鐵架也不堪使用了,終於才用鋼筋水泥蓋了一座八角型燈塔,據傳初建時塔高為十六公尺,卻因太高擋住了後方空軍的雷達眼,瞭望台上端的燈室被迫拆掉重建,最後總高僅剩十四點三公尺,不僅高度降了,燈室也縮小了,也因此使得這個頭小身大的燈塔,看起來就覺得怪怪的!

無論富貴角燈塔走過多少變革,最重要的是自始至終從不間斷的發光,小小的光芒,照亮的不只是海上的道路,更點燃了這塊台灣最北土地自古至今的能見度啊!

最後更新日期:2021-03-08
:::
您附近的景點
您可能有興趣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