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展開選單
展開搜尋
:::

金山區

採硫場、溫泉頭

金山的硫磺礦場與溫泉露頭

溫泉
溫泉

溫泉在皇冠海岸上,最大的溫泉鄉,絕對是非金山區莫屬。 在台灣,許多人都喜歡泡溫,卻有太多的人從來沒有搞清楚「溫泉」兩字的真正意涵。

所謂的「泉」,指的是從地下自然湧出的水,溫泉當然是指自然湧出的熱水,地底下本就擁有豐沛的地熱水,由於水的比重較重,因此太多往低處流,地層內的地下水或是泉水之所以會上湧到地表,主因是地下含水層的壓力大過於地表的壓力,這些含水層的水只要能夠找到裂隙,並且連通到地表,就有機會上湧。

溫泉原本只是泉水的一種,只是這種泉水的水溫,必須高於當地地表空氣的年平均溫度,因此才被稱為「溫泉」或者是「熱泉」。

人類利用這種自然呈現溫熱狀態的泉水,已經有一段相當長的歷史了,但直到西元1957年,D.E. White才為「溫泉」做了明確的界定,認為自然湧出的水溫,必須超過當地的年平均溫度攝氏五度(或華氏十度),才符合溫泉的條件,因此,寒帶地方的溫泉,水溫可能只有攝氏二、三十度而已,歐洲許多國家的溫泉,水溫只要超過二十度就可以了,但在亞熱帶地區,泉溫就必須高達三、四十度。

金山的溫泉,全都是硫磺泉,在凱達格蘭族的時代,這裡便出產硫磺,郁永河的〈番境補遺〉載:「金包里為淡水小社,亦產硫,人性巧智。」

直到今天,金山區還可以見到多處古老的採硫場,著名的四磺坪與焿子坪,都是生產量相當大的硫磺礦區。

四磺坪原稱勢磺子或死磺子,位於陽金公路旁的北27號鄉道旁,這個前清便開始採硫的古老礦場,雖然如今大部分的區域都成為高級的渡假別墅,還有商人在此蓋了知名的溫泉會館,顯然原始的天然溫泉都成為私人的產業,幸好在廣闊的亞洲山城後方,還有半壁硫磺礦場的舊跡,依稀可見到硫磺與白土的採磺殘跡。

沿著四磺坪旁的北27號鄉道,也就是礦山產業道路,往東南方前行,顛簸崎嶇的產業道路長約二、 三公里,位於金山區與萬里區的交界處,還有一處規模更為龐大的硫磺礦的採礦場,乃是位於磺嘴山與南勢湖山之間,崩塌峽谷地形的焿子坪礦場。

無論是四磺坪還是焿子坪,早期都是重要的硫磺與白土產區,如今雖然已漸不再開採硫土了,但百餘年來,採礦的痕跡已深,許多被挖開的地表,都成了硫磺噴發口,同時更是大屯山系的硫磺溫泉,最珍貴露頭的之一。

硫磺溫泉也被稱為硫化氫泉,乃因硫磺泉的主要成分為硫化氫;硫化氫原為地殼中天然的化學成份,由於受到火山作用的影響,地底深處尚有未冷卻的火山岩槳,長年不斷地釋放出大量的熱能以及硫化氫,因此只要這些熱源穿越的岩層孔隙,便可以將地下水加熱成為高溫的熱水,甚至是蒸氣,當地底的溫度升高,壓力也自然愈高,處於高壓狀態的熱水與蒸氣,只要找到裂縫,便循著裂隙竄湧而上,終至可源源不絕地流出地面,形成溫泉。

正因為如此,在四磺坪或焿子坪的硫磺礦場中,處處都可見到溫泉露頭,可惜的是由於湧出的溫泉溫度太高,礦區地質也不穩,加上又屬於私人產業,因此只能提供給少數的溫泉會館使用,而無法開放為露天溫泉,但這些硫磺露頭的存在,至少證明了金山的温泉,是熱水自然上湧的天然溫泉。

小甘藷、大特產

金山的紅心甘藷傳奇

紅心甘藷不僅是只在金山區出現的北海岸特產,更被列為金山三寶之一,每年入秋之後,紅心甘藷進入了盛產期,金山區按例都會舉辦「金山甘藷節」,更足以說明金山區人是多麼重視這項農特產品。

金山區的地理環境是三面環山,中有磺溪直切而下,所形成的沖積平原就在全鄉的中心地帶,這個因河流沖積而成的狹小平原,土質為富含有機質多的鬆砂質壤土,不僅肥沃,土壤通氣性、排水性良好,pH值約在6.5~7.5之間,加上金山位處海口多風…,都是最適合甘藷的生長環境,所生產的甘薯澱粉含量高、鬆度也夠,且品質畫一,自然受到消費者的喜愛。

金山區種植甘藷栽培歷史甚久,從日本時代開始,就有人開始種植,但一直缺乏經濟規模,直到民國六十九年起,金山區開始輔導農戶種植新品種的台農66號,也就是俗稱的紅心甘藷,結果並沒有帶來立即的利潤,農民們並不放棄,歷經過十多年的研究和改良,才逐漸贏得消費者的肯定,甚至更成功的打開了外銷的通路,為金山紅心甘薯的美名,再寫下一頁傳奇。

甘藷屬旋花科,多年蔓生,又名蕃薯或地瓜,在早期的台灣社會,扮演著兩種不同的角色,既是貧窮人家日常最廉價的主食,又是有錢人家養豬的飼料,到了戰後的七○年代前後,甘藷甚至連送人都沒人要,進入八○年代以後,甘藷開始分成食葉及食塊根兩大類,食葉甘藷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甘藷葉,食塊根的甘藷,開始有了不同的料理方法,不僅可以蒸、煮、烤、炸以及蜜煉,還可以製成藷條、薯片、甘藷煎餅等食用法,慢慢地,營養價值高的甘藷,由於含有豐富的澱粉,維生素A、B1、B2及C與礦物質中的鐵、鈣…等,而成了頗受消費大眾肯定的養生食品。

甘藷必須於每年春末開始栽種,要到夏末秋初的九到十月間才有收穫,金山種植的面積約一百公頃,年產量約兩百五十萬斤,除了廣受歡迎的紅心甘藷,也漸有黃肉甘藷的出現,長久以來,金山的甘藷都被認為具有藷肉香甜且Q、品質穩定的特色,因此,當其他地方的甘藷,一斤最多只能賣一、二十元時,金山的甘藷最低的價格都能維持在三十元至三十五元之間,最貴時甚至可以賣到五十元一台斤,可見金山甘藷的獨特性。

那裡才能買到貨真價實的金山甘藷,一是透過金山農會直接函購,二是每年入秋時節,親自來一趟北海岸,不僅可以親自選購全國最好吃的金山甘藷,更可以暢遊海岸的秋涼之美。

假日老街 繁華面具

用繁複歷史打造出來的金包里老街

金包里老街
金包里老街

北海岸上,最具有歷史氛圍的巿街,首推金包里老街。每逢假日,總是被觀光客們擠爆的金包里老街,吸引人潮的是街上的小吃金山鴨肉,真正想尋找老街歷史的遊人卻沒幾個。

任何街市的繁華,都跟交通有著密切的關係;不管是清代的挑磺古道,或者日本時代以後,成為交通要道的金包里大路,起點都是金包里社。

歷史上,曾經驚鴻一瞥的凱達格蘭族金包里社,留下的有限史料中,大體可以窺知舊社所轄的範圍,應該包括現今的金山、野柳以及石門的阿里荖等沿海的地區,在現今的地圖上,至少還有萬里加投、萬里阿突、阿里磅、阿里荖以及金山和野柳都各自擁有的社寮…,這些都是舊社唯一還沒有消失的殘跡。在這許許多多的舊部落間,其中最主要的部落,乃是擁有海港之便的金包里街。

金包里街指的就是現今的金山市街,顯然因為早期運銷硫磺的關係,清初便已經出現了市街的雛形了,《新北市志》是這樣說的:「相傳金山街區為康熙時所開闢,雍正時已成街市。」清廷更於雍正十一年(西元1731年)在這裡設置了一個由淡水地總所管轄的金包里塘,正式派兵員戍守。

金包里街的繁盛,說明了傳統的凱達格蘭舊部落被迫改變了,不管是歐洲貿易者,還是漢人的盜採硫者,都在這磺港溪下游的海港附近,做為貿易的據點,因此很快地,便成了淡水之外,北海岸另外一個擁有貿易經驗與能力的地方。

雖然大部分的時間,硫磺都是被官方禁止的違禁品,但官有官規,民有民法,盜採、私運從來不曾停止過,因而,也一直締造著金山市街繁華的歲月,最盛的時期,聚集了許多的米店、布行、中藥舖、酒家、銀樓以及雜貨店…等等,街市中更是商賈遊人不斷,隨時都為商業的繁盛下了最好的註腳。

也許,在享受著繁華美夢的人,永遠不會想到繁華夢碎的那一天,然而,繁華褪盡卻是所有人事地物必須遭受到的不可規避現實,金山老街歷經過清代的繁華,等到清末,硫磺正式允許被開採,而淡水又被西方列強指定為外商可自由進出的港口,金山磺港的地位大不如前,曾經因港而繁華的老街,自然只有式微一途了。

曾經是交通要道的老街,地位早已被旁邊的中山路所取代了,日本時代留下的仿巴洛克街屋立面,只在街頭保留少數幾間,但大部分的街屋都是終年門戶緊閉,甚至還有不少根本就是屋毀牆傾,曾經興盛繁榮的金包里大街,平常的時日,竟然成了一條暗巷,只有假日時,外來的人聲才會帶來一些新的生計!

相對於大多數只為了鴨肉而來的觀光客,如果你可以放慢腳步,細細尋訪老街許多古老的店招,傳統行業的相關設施,還有騎樓上方木造結構的工法與巧思,甚至是每逢假日才出來現場製作竹椅的老手藝人…,必然會讓你驚艷,這條灰色老街的豐厚與多釆!

跳石來去討生計

跳石海岸的前世與今生

跳石海岸
跳石海岸

北海岸有許多的地景,乃是受到火山作用的影響,位於台二線公路,金山區與到石門區之間的跳石海岸,正是其中最典型的地景之一。

從金山區的中角(約39K處),一路往南到石門區草里間(約29K處)的海岸線延綿10公里,會以「跳石」為名,乃緣自於前清時代,這一段海岸線上丘陵陡立,許多地方的山壁直接插在大海之中,山崖之下便是洶湧的浪濤,根本没有路可供人們通行,石門和金山兩地的居民與商旅,要往來兩地,必需等到退潮後,才能在潮間帶上,跳躍在大小礫石上前進,因而被稱為「跳石仔」,也就是現今的「跳石海岸」。

新北市石門區至金山區間這一段海岸丘陵的形成,乃是來自於大屯火山群的火山爆發,大規模的火山熔岩流緩慢地湧向東北方,逐漸冷却之後,形成了這片台灣最北境,臨海的丘陵地,而在火山作用的過程中,同時噴出許多大大小小的角礫石,再加上丘陵腳直接和汪洋大海接觸,長年受到海浪的沖擊,較脆弱的岩層相繼崩落到海中,這些早期火山運動所噴落的角礫石,以及後來山崩滾落的安山岩塊,經過長年的海浪濤洗翻滾,加上強勁東北季風的侵蝕,使得原本巨大且形狀不一的岩石,逐漸被磨蝕成外形渾圓,大小不一的礫石,這些遍佈於海岸線上的礫石,漲潮時全都被海水淹沒,退潮時一些較大的石頭則在低潮線上,要往來金山與石門間的百姓,就只能利用低潮期,跨越一個個的礫石而行,但並不是每個礫石的位置,都剛好跨步而行,碰到相距較遠的,就只能跳躍而過,「跳石仔」之名,也就因此而傳開來了。

除了「跳石仔」之外,也有老一輩的人稱這裡為「紅毛灘」,地方的傳說中,認為這裡是早期荷蘭人為了趕走北台灣的西班牙人,在淡水河口想要上岸,卻屢次被西班牙人擊退,荷蘭人只好退回海上,另外尋找可供上岸的地點,最後看中了這片平緩的卵石灘,果然一舉登陸成功,因此而逼退了西班牙人,「紅毛」搶灘登陸的傳說,雖然不見於歷史的記錄,至少說明了這片長達十公里的海岸線,是早期的航海者心目中,最好的登陸地。

日本時代以後,北海岸公路逐漸開成,早期的農民挑著一擔擔沉重的農、漁產物,艱苦地在石礫間跳躍前進的景像不復見,「跳石海岸」也就逐漸成了一個風景點,尤其是每年秋冬之際,北海岸的天空,雲影變化相當豐富,許多喜愛觀雲的人,都到這片綿長的海岸線上看雲,加上海上的浪花拍打在礫石上,「跳石銀瀾」的美名,也因此而傳開來了。

今天,潮水線上「跳石仔」的舊景雖不復見,但公路下方的礫石灘依舊在,這些來自火山作用,再加上海浪千百年淘洗,海風日夜吹襲,終而逐漸圓融的大小礫石,雖然外表都平滑柔順了,但每一顆礫石,都用不同的顏色與結構,呈現出不同的身份與內涵,在這片青、紅、綠、灰的岩石間,你會看見的是不同火山作用形成的岩體?或是不同火成岩中特異的成份呢?

金山蹦火仔

每當夏日的黑夜,北海岸沿海閃耀於火點燃的瞬間,驚鴻的奏響劃開這藏藍的夜色從五月至九月份老火長手持著火把,誘著千萬魚群躍出海面,一一撈進那盼著豐收的漁網,相約到來人們,躲在金光粼粼的海潮蕩漾後,驚嘆的是那保存了百年前的傳統,是那得以延續的在地漁業人文景觀,金山蹦火仔-磺火捕魚。

位在新北市北海岸的金山,背山面海,有著許多天然優良的漁業空間,在過去曾是運輸硫磺的主要港口,因此又名磺港,而金山磺港是臺灣全島採用叉手網(抄網)漁法的先驅,在早期,由四至五人搭乘竹筏,手持竹製火把誘捕魚群,而在夜晚捕魚的景色,自以前即有金山八景之一「磺港漁火」之美名,每到了農曆三月二十三日《媽祖生》當天開始作業,日落西沉後,漁火映照著低垂的星空,總為北海岸的海面點綴出美不勝收的夜色。

金山蹦火仔,磺火捕魚

金山蹦火仔捕魚
金山蹦火仔捕魚

「蹦火仔」,學術名稱為「焚寄抄網漁業」,是利用電石亦稱電土(俗稱磺石)加水,產生乙炔(硫化氫)的易燃性氣體,後期因為點燃後會產生巨大的聲響,因此被稱為「蹦火仔」,利用青鱗魚的趨光性,讓魚群集中,然後迅速將火光寄於網中,青鱗魚群就隨著火光而集體躍出海面, 這時船員就用叉手網迅速將漁獲撈起。

一艘蹦火仔的船上有火長、操網手以及開船等重要職位,大約由7至8名海腳(船員)組成,每位海腳各司其職、相互配合,而所有海腳的動作更要一氣呵成,才能完成每一次的海上作業。下午4至5點船員們陸續抵達船邊,開始進行出海前的準備作業,因為只要有一點疏忽就無法完成出海作業,負責岸上事務的船東必須協調收購商、冷凍車和碎冰等事前的聯絡。在夕陽將要西落前,駕駛發動船隻前往預定的漁場,等待日落天色暗黑時開始作業,火長手持探照燈借著強烈的光束搜尋海面魚群的蹤影,此時負責開船的海腳更需全神貫注,依照火長所指示的方向以及快慢航行,因為磺火捕魚需要在隱藏暗礁的沿海以及視線不佳的夜晚中進行,所以掌舵者須十分了解沿岸的環境,避免觸礁。火長用銳利的眼神以及多年培養出來的敏銳直覺來追蹤魚群,絲毫不放過任何一絲魚群的蹤跡,發現魚群時打開火把上的活栓,讓溶於水的電土產生乙炔氣,順著導管至火把尾端由五個火嘴組成的燃氣口噴出,點火的瞬間,乙炔在空氣中混和膨脹而燃爆,刺眼的強光與蹦的巨響,誘集魚群,這時操網手必須要屏氣凝神看著火長的吆喝-嘿落啦!或吹哨聲!魚群躍竄出水面的當下,操網拿著單邊十尺左右的三角叉手網迅速地將青鱗魚撈起,一趟海上作業能否豐收當下立判,如此反覆作業直到凌晨3、4點回到港邊,磺港漁火才會消失在安靜的大海。這整個過程極需要良好的默契與經驗,所以無法隨便找人代替,尤其現在能擔任火長、掌車及主要操網手的人選,可說是少之又少了。

早期固定自農曆三月二十三日《媽祖生》當天開始作業,到八月中秋為止,現在大都在母親節前後出海至白露前結束。早期漁場由淡水、富基、草里、濆水、跳石、罟寮至野柳、瑪鋉等處,距岸三浬之沿岸區域,有時遠的時候會到基隆之八斗子、瑞芳之鼻頭角、甚至宜蘭的南方澳一帶,近些年來大多都在富基、草里、濆水、跳石、罟寮、水尾、國聖、野柳至萬里,漁獲以青鱗仔為主。

環境的污染,魚群的減少,末代的船長

因為魚貨時間只有短短三、四個月,而每年漁獲量逐漸減少的情況之下,利潤也相對的減少,再加上盤商的壟斷,更沒有談利潤的餘地,漸漸的就沒有年輕人加入,永漁發168號的船東 謝智揚先生也無奈說道:「我做這種魚法不是在賺錢, 是因為使命感。但是賠錢就是最現實的問題,實在是不想在我們這一代放棄。」

2016年因為德翔海運「德翔台北」輪擱淺事件,使得重油分佈在石門、金山沿海,嚴重污染到海洋,造成漁獲量減少,根據謝智楊先生的說明,2016年的漁獲量是往年漁獲量的四分之一,而2017年的漁獲量只剩下六分之一,海洋大學的教授研判2016年的油污事件漁業損失遠遠超過1億7千萬元,若今年漁獲量還不增加的話,僅剩下的四艘蹦火仔船可能就永遠看不到。

二級產業加工提升經濟價值

在地文史工作者 郭慶霖先生說明要提升漁民的經濟,需要二級產業加工的支持,讓原本作為魚飼料的青鱗魚,改作成魚罐頭、寵物營養品以及魚露等,來提升經濟價值,但也說明目前還未有企業開始真正的加工青鱗魚。而目前民間少數有做加工,就是謝智揚船長的父親謝永坤,早期家族就開始手工製作魚露,不同於一般的魚露,沒有任何魚臭味,以蹦火仔漁法所捕撈新鮮的青鱗魚加以發酵過後煮沸製成,故名「蹦火魚露」。與東南亞魚露的最大差別就在於「氣味」,此製法將臭味煮沸的手續,僅保存了魚香。

文化資產與金山蹦火仔系列活動

為了保護此漁業,『金山文史工作室』自1990年開始對「焚寄叉手網漁法」的漁業人文進行研究調査,試圖為地方即將消失的特有漁法留下紀錄,找尋並結合各種資源推動蹦火漁業人文資產保存與延續,在2015年登錄了新北市政府「金山蹦火仔」為文化資產,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也積極努力推動在地蹦火仔,在五月份即將舉辦金山蹦火仔系列活動,重現百年人文景色「磺港漁火」,提供給與民眾安全的觀賞。

郭慶霖/金山文史工作室負責人

金山本地人,早年學習藝術,返回家鄉創作接觸地方文史,積極推動在地文化資產保存,推動在地人文體驗平台。

影片欣賞

《蹦火》
榮獲2014 年新北市紀錄片首獎,細膩的紀錄下台灣特殊捕魚技藝、漁夫們背後所乘載的使命以及艱辛。

《漁生》
漁生以「保育海洋,與海共生」做為宗旨,希望民眾對海洋文化有更多了解;藉由記錄台灣13種傳統漁法,透過傳達設計來延續-漁民價值與傳統漁業文化。為自己和我們的海發聲、尋找「餘生」。

如需購買完整版記錄片可洽0970972962吳冠臻/漁生粉絲專頁

最後更新日期:2021-03-08
:::
您附近的景點
您可能有興趣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