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展開選單
展開搜尋
:::

三芝區

筒車的智慧

八連溪中游的傳統水利工程

八連溪中游的八賢里,是一個建於清初的聚落,《三芝區志》告訴我們:這裡最早是因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,中國廣東汀州永定縣的江慶玉等八戶客家人來到這裡墾拓,因八戶相連,於是聚落與河同名,後來聚落才被改稱為八賢。二、三百年之後,八賢當然不再只是八戶人家了,不過大多數的民宅,還是依著河岸成排而建。

從八連溪引來的水,透過水圳的輸送,除了供給民生之中,最神奇的莫過於先民善用水自身的力量,創造出的源源不絕動力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,當屬漢人水利工程中最常見的「筒車」。

筒車又稱為天車,為漢人傳統農業社會中,重要農業灌溉設施,明朝宋應星所寫的《天工開物》描繪為:「凡河濱有製筒車者,堰陂障流,繞于車下,激輪使轉,挽水入筒,一一傾于梘內,流入畝中,晝夜不息,百畝無憂,不用水時,栓木碍止,使輪不轉動。」

筒車
筒車
高轉筒車
高轉筒車

《天工開物》清楚指出:先民在臨河的地方,架設一部筒車,讓筒車的一方放在水流中,利用水的力量,不斷地推動著車子輪轉,筒車外緣綁有一個個斜置的竹筒,竹筒隨車轉到最下方時,正好用來取水,慢慢往上轉時,竹筒綁置的角度正好呈頭高底低,盛在水裡的水不致於流出來,轉到最高處時,竹筒的角度改變了,形成頭低底高,筒子裡的水自然倒出,正好倒入旁邊準備好的木梘內,也就是水管或水溝內,順利地達成了低水高運的任務,而且還可以日以繼夜,全年無休的執行任務,除非是不用水時,再綁住車輪,筒車無法轉動,就不會再搬水上來了。

除了這種單一型的筒車之外,還有一種用兩個輪車的高轉筒車,主要是為了因應較高的岸上輸水而用的,基本設施除了輪車改為兩個,盛水的竹筒也不是直接綁在輪車上,而是設計成輸送帶形式,圍繞在兩車之間,下方的輪車被水帶動後,竹筒裡的水從上方運送到高處,輪轉的過程中,同時也帶動上方的輪車轉動,兩車轉動的力量,才足以把水運送到最高處之後,倒入水管或水田中,做為灌溉之用。

早期的三芝,有許多的鄉民利用筒車來引水灌溉,另有碾米及製茶之用,水源大多引自八連溪,集中在八賢、埔頭、埔坪三里交接處的筒車,至少有二十座之多,可惜這些筒車,現在全都見不到了。

因菌生成美人腿

北海岸質佳味鮮的茭白筍

豐沛且發達的北海岸小水系,除了孕育了河中豐美的生態,更是大多數農民賴以耕作的活水,尤其是種植需要大量水的茭白筍,如果沒有這些天然、純淨的水源,根本不可能形塑出北海岸為「茭白筍之鄉」。

每年秋深之際,北台灣的茭白筍開始生產了,每每地方政府也會藉著這項農產品的大產季,舉辦「茭白筍節」或者「美人腿節」,年復一年熱鬧的活動,不只打開了買氣,更使得這項農產品順理成章地成為北海岸最重要的農特產。

茭白筍為淺水性作物,行無性繁殖,所以必須留母株育苗,大約在每年二、三月間,就要利用前一年生的地下莖,進行移苗定植的工作,約在四、五月間開始種植,種植時每叢僅植一苗,約莫過了一個多月,單株的苗便開始長出新芽,約在八、九月間,便開始有茭白筍可供採收,台灣北部地方因氣温較低、生長期長,一年才一收(台灣南部兩收),組織成長較細緻,經常到十月、十一月間,始有新鮮的茭白筍上市,早已成為台灣的饕客們,秋冬兩季嚐筍的極品。

茭白筍
茭白筍

茭白筍福佬話稱為「腳白筍」,相傳是因為封建社會時,婦女的裹腳布,都是用一條長長的白布,經年累月用這條白布裹出的腳,自然是又細又白,而包在層層筍殼內的茭白筍,剝開之後也是又嫩又白,就像是裹腳婦女的腳一般,因而才被稱為「腳白筍」,後譯成同音的茭白為名,此外,也因為這個因素,又細又白的嫩筍,也被稱之為「美人腿」。

生長茭白筍的植物,名字叫做菰,是一種和稻米近似,屬禾草科的水生植物,一年生,但地下莖發達,基部的節氣生根以及長出禾稈,稈挺立於水面,成熟時頂部會開出大型的圓錐花序,有雌、雄小穗之分,可結出穎果。

菰結出的穎果,通稱為菰米,中國北方也種植菰,目的就是為了收成菰米,菰米的結穗以及殼粒都和稻米類似,但顆粒較大,民間大多用來提供胃疾者復健食用。

菰長出的米,稱之為菰米,那麼茭白筍又是長在哪裡呢?

原來菰生長的過程中,水中的菰黑穗菌會寄生在菰的莖部,原本直直向上生長的莖,受到了菰黑穗菌的寄生之後,會快速地膨大起來,肥漲起來的莖變成了筍狀,這部份便成了茭白筍。由於茭白筍是拜菰黑穗菌的附生,才能突變而成的,因此,如果種植的水中,缺乏這種穗菌,當然是不可能肥大成筍的,但如果穗菌寄生期過長,也會使得外表白淨的筍中,出現所謂的黑心現象,造成黑心的細黑點賣相不佳,正是菰黑穗菌繁衍過多所致。

菰的莖部肥大成筍後,就可以採收茭白筍了,採收時,從肥大部份的底部整株砍下,再去掉細瘦的尾部便可,如此一來,這一株菰便不可能抽穗結出菰米,如果要結出菰米,筍部已經太老而不能食用,因此,菰雖然可以長出茭白筍,也可以結出菰米,卻只能收成一項,農民也只有擇一而收成了。

小雞籠在那裡?

三芝的凱達格蘭族舊社與歷史

熱鬧的三芝市街中,有一間北海岸歷史最為悠久的媽祖廟,廟名為福成宮,一般的廟寺在廟名前,都要加上代表祭祀範圍(祭祀圈)的地名,如八里天后宮或萬里昭靈宮,但在福成宮前加上的地名,卻不是三芝或者淡北,而是小雞籠。

小雞籠到底指的是什麼地方呢?為什麼淡北地區的歷史古廟,會加註上這個地名呢?

說到小雞籠,許多人可能和基隆聯想在一起,畢竟古老的基隆,就叫做「雞籠」,那麼小雞籠這個地名,要不是在基隆附近,就跟雞籠這個地名,有一定的關連性!

沒錯,基隆古稱雞籠,乃因凱達格蘭族人在社寮島上,建立了一個大雞籠社而來的,至於小雞籠的地名,乃是大雞籠社的凱達格蘭族人,沿著海岸線擴展勢力後,在現今八連溪與大坑溪的沖積平原上,所建立的新部落,因而以小雞籠社為名,清康熙三十六年(西元1697年),郁永河的名著《裨海紀遊》中,首次提到這個社名,康熙四十四年的一份記錄小雞籠社土地買賣的契約,清楚寫明所買賣的土地,位於今石門區的楓樹林到三芝的橫山崁(今橫山梯田)之間,這些都足以證明,小雞籠社實際的位置,就在現今的三芝地區。

透過不同的歷史文獻,可以發現小雞籠社其實是北海岸上最大的部落,鼎盛時期所轄的範圍,從三芝一直到東北境的石門區老梅部落,幅員相當遼闊,卻因反對西班牙人的統治,許多族人不是被屠殺,就是被迫他遷,致使人丁單薄,到了清代以降,又有許多漢人相繼入墾,這些漢人為免與族人爭地,初期都選擇了近山的丘陵地帶,卻也因此而控制了水源,等於完全掌握了凱達格蘭族人的生機,自然而然的,漢人和凱達格蘭族的優劣勢完全改變了,原本就勢孤力單的凱達格蘭族人,不是被迫他遷,就只有走上被同化的命運一途。

原本占盡漁獵之便的舊社,逐漸成為漢人的街坊,族人們敬祀祖靈的空間,也多出了漢人請來的媽祖,等到凱達格蘭族人相繼退出小雞籠社的舞台時,漢人易社為庄,卻依舊以小雞籠為名,媽祖廟蓋成時,小雞籠三個字自然就成了廟名的一部份。

二、三百年之後的三芝丘陵,雖然再也不可能見到以漁獵維生的凱達格蘭族人,卻遺留下許多古老的地名,如:番社后、番仔崙、番婆林、社寮港、大浪泵崎…,做為這個歷史族群,存在過的最後見證。

是誰最早入墾三芝?

八連溪與大坑溪畔的客家庄

在三芝的埔坪里埔頭坑,李登輝前總統的老家源興居前方,有一間以「三芝遊客中心暨名人文物館」為名的旅遊中心,裡面展示了三芝四位名人的生平貢獻,包括:一代名醫杜聰明、台灣首位國際作曲家江文也、第一位直選總統李登輝、政治人物盧修一,其中知名度最高的首推李登輝前總統。

三芝遊客中心暨名人文物館
三芝遊客中心暨名人文物館
源興居
源興居

三芝原本只是北海岸一個甚不起眼的小鄉鎮,直到李登輝當選總統以後,李氏的老家源興居不斷被媒體報導,加上在任時期的李總統,每一年的春節都要回源興居發紅包,總會吸引成千上萬的群眾,湧入北海岸上的三芝小鎮,自此以後,不僅使得三芝成為許多人心目中地靈人傑的寶地,在媒體不斷地報導之下,李登輝前總統的客家藉身份,更讓人們感到好奇,為什麼三芝也會有客家人呢?

李登輝的祖藉,可追溯到中國福建省汀州府的永定縣,在客家族群的基本分類中,這是一個純客家縣份,清初三代實施「渡台三禁」,嚴格限制居住在「粵地」的人民渡台,隸屬於「閩地」管轄的汀州府民則不受此限,等於給了這些住在福建省轄地的客家人,渡海來台的機會,只是移民的數量並不多,長期和福佬人互動的結果,語言早已被福佬人同化,也就成了心裡依舊認同自己是客家人,卻只會講福佬話的「福佬客」。

三芝區公所刊行的《三芝區志》,認為客家人最早入墾三芝,始於清雍正年間:「唯根據濟陽堂(汀州府永定縣)江姓族譜所載:十六世祖心知與石昌、楊壽、元妹等三字全家移來台灣…由此可知,江士學應係在雍正年間(1723~1735),或乾隆初年就已在本鄉定居拓墾。」

最早入墾的江氏先祖,奠下了良好的初墾基業後,陸續吸引了不少同鄉渡海來台,清乾隆年間,接著有江慶玉族人墾拓八連溪,不久後,又有賴姓以及江姓族人深入大坑墾拓,宋姓族人則入墾宋厝,江姓和謝姓人士聯手墾拓了二坪頂,嘉慶年間,更有江由興率家族渡台,初墾新莊子圓窗一帶,過沒幾年,便已成為地方上的望族。

直到今天,在八連溪畔的八賢、埔頭,以及在大坑溪流域的新庄、圓潭等地方,都還保存有許多棟完好的合院建築,有的是客家人的大宅,有的是家族的宗祀或公廳,而在這些公共空間中,最重要的擺設,莫過於祖先牌位了。

一般人對於祖先牌位,可能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,但如果是重視家族倫理與輩份的客家人,祖宗牌位自然是最受到重視的;雖然只是一片小小的木牌,但牌位上名字的擺置卻非常有學問,絕對是依照著「左尊右卑、後大前小、內長外幼」的原則,把不同的祖先名諱刻在其上,由於輩份與長幼關係非常明確,再加上牌頭一定有先祖發祥地的堂號,更尊敬女性先祖為儒人,這許許多多的特色加在一起,很明顯就可以判斷,這樣的家族血脈,必定源於深厚且古老的客家社會。

最後更新日期:2021-03-08
:::
您附近的景點
您可能有興趣的